君子之风:张子春国画大写意菊花专辑

张子春国画大写意菊花述评

祈海峰

  菊花霜天开放、素心清芬的自然属性,作为古代文人气节的象征,成为画家笔下的“四君子”之一。“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屈原《九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是脍炙人口的文人“菊颂”。五代时徐熙、黄筌的作品中已有菊花入画,元代柯九思等大家亦有画菊作品,明代陈淳、徐渭有菊石佳作传世。近代以来,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国画大师,在画菊题材创作方面,更是精品纷呈,美不胜收。

  在当代新旧世纪之交,张子春先生的大写意菊花作品,与他的梅、兰、竹一样,在画坛突放异彩,从而完成了其大写意“四君子”的艺术整合,在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形成了既承继优秀文化遗产又凸显时代创新精神的独特艺术风格;创建了既雄强豪纵又深邃悠远的审美境界,可谓独树一帜,成就斐然。

  一、笔墨厚朴,风骨刚劲。与子春先生的梅、兰、竹一脉相承,他的菊花作品,笔墨极具艺术个性。花瓣、叶脉、枝蔓、配景均为浓墨钩勒,大多如金石刻镂,厚重苍郁。笔锋到处,无不强劲挺拔且骨力内敛。画面上强化了菊花那种清高傲世的人文象征意味,并附着了强烈的现代意识。

图一 俱是黄花各清辉

纵六五厘米 横四三厘米 一九八八年 水墨纸本

(请横屏鉴赏)

图二 共赏秋色

纵三四厘米 横一三八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图三 垂崖素菊

纵六九厘米 横四三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图四 黄花伴石

纵三九厘米 横七〇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图五 岂只陶令酣秋色

纵六八厘米 横三四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二、色彩独运,生机勃发。历代画菊,在花瓣处理上多是双钩填色,既有墨钩亦有色钩,子春先生也有大量钩瓣菊花作品。然而子春先生在浓墨钩勒之外,另辟蹊径,创造性的运用了花瓣的色彩或色墨混用的没骨画法。创作中,运笔顺逆自如,色彩明艳端丽。千般超逸,万种风华,均在画家笔下跃然而出,使其画面效果强烈独特,风骨凸显,美感袭人,洋溢着强烈的艺术生命力和当代文化精神。

图六 秋装

纵一三四厘米 横六三厘米 一九八七年 水墨纸本

图七 陶令之福

纵六八厘米 横三八厘米 一九八七年 水墨纸本

图八 独傲霜天

纵一三八厘米 横四八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图九 痴君恋石

纵六八厘米 横三七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图十 菊石

纵一三四厘米 横六七厘米 一九九二年 指墨

图十一 秋韵

纵六八厘米 横四四厘米 一九九六年 水墨纸本

  三、花叶顾盼,菊石相倚。大写意花卉特别重视情态描绘,这是其基本的审美要求。子春先生的菊花作品,在这方面的艺术表现尤为突出。首先是花与叶的顾盼生情,舞姿互动,情趣盎然,生机勃勃。子春先生的菊花作品,画面中亦多有菊石相依,融为一体的画面。在这里,陶渊明采菊东篱与米芾“癫狂”拜石两桩风流佳话、融合为一,可谓妙趣天成。这既是对人文传统的继承,更是艺术境界的叠加升华。

图十二 披霜老亦香

纵一三四厘米 横五〇厘米 一九八三年 水墨纸本

图十三 菊石

纵一〇〇厘米 横四〇厘米 一九九一年 水墨纸本

图十四 秋韵馈友

纵七〇厘米 横五〇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图十五 天地有法乎

纵六八厘米 横四五厘米 一九八一年 水墨纸本

图十六 彭泽秋

纵一〇〇厘米 横六〇厘米 一九八五年 水墨纸本

图十七 相映更清辉

纵九三厘米 横三二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图十八 双清拥石

纵六九厘米 横四三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图十九 颇似米颠

纵六八厘米 横四五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图二十 灵石倚菊

纵四一厘米 横六八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四、构图奇峻,繁简皆精。作品的构图是意境的空间构成,可以繁复也可以简约,关键是要根据画家审美情感抒发的需要而确定。子春先生画菊,在构图繁简的运用上,可谓得心应手,各臻其妙。其繁者,与他的画梅一样,将有些作品的画面,进行了远、中、近的山水画构图处理。而笔墨运用的浓、重、淡层次,拉开了空间纵深。一反传统画菊的“独一枝”冷峻范式,显现出繁密茂盛、生机盎然的崭新境界,突显了子春先生独有的现代审美意识与文化自觉。而其简者,则构图精炼,笔墨精邃,骨力强劲,妙韵横生。中、小幅作品,往往精品迭出,满目生机,令人爱不释手。

图二十一 太行菊坡

纵一八〇厘米 横五五厘米 一九八一年 水墨纸本

图二十二 残菊傲霜

纵一六七厘米 横三三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指墨

图二十三 更喜秋光

纵九五厘米 横四六厘米 一九九〇年 水墨纸本

图二十四 秋菊有佳色

纵六八厘米 横四〇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图二十五 瘦石菊花共秋风

纵七〇厘米 横四七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图二十六 兰菊终古

纵三四厘米 横四六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五、诗画同境,审美升华。与梅、兰、竹的大写意创作同步,子春先生的画菊作品中,有许多诗画交融的佳作,观其画菊神清意远,味其题诗飘逸深邃,画与诗共同融铸成为超脱高华的绝美意境。子春先生菊花作品中的题诗,对于历代众多的画菊题诗的立意和境界,既有继承赓续,又有独创发展。在继承方面,多为“采菊东篱下”情节的延伸与提升,而独创诗意,则多是前人咏菊诗的“翻案文章”,画家依景抒情,自出新意,使诗画境界得到整体升华,开创了自信、豪迈和深沉的当代文人画风。

图二十七 岂只陶令酣秋色

纵六八厘米 横三四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题诗:

岂只陶令酣秋色,不见玉环醉艳阳。

图二十八 秋菊佳色新

纵八三厘米 横五〇厘米 二〇〇〇年 水墨纸本

题诗:

陶令知何处?秋菊佳色新!

图二十九 益寿

纵一三四厘米 横五〇厘米 一九八五年 水墨纸本

题诗:

悦目自然春色好,赏心道是秋气佳。

山中雨过石如玉,灿灿秋阳炼紫霞。

图三十 重阳似火

纵七〇厘米 横四六厘米 一九九〇年后 水墨纸本

题诗:

起看秋园西风过,霜下东篱艳如火。

老来青春益清芬,烁烁光焰重阳色。

  综观子春先生画菊,同样得益于其深厚的书法功力,笔墨苍厚,骨力劲健;其用色浓郁,生机盎然,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画面上花叶顾盼,情态万千,体现出内心的审美韵律;其构图繁简俱佳,变化自如,折射出心境的广阔无垠;其诗画同境,妙思泉涌,境界超脱隽逸,开创了充满自信、豪迈和深沉的当代文人画风,难能可贵。

(祈海峰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张子春艺术成就简介〗

张子春(1928—2007),名启高,笔号石龙。当代著名国画大家、指墨艺术巨擘。为河北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会员。曾任文化部特聘书画家,中国历史博物馆画廊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客座教授。

1928年:出生于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秦代范阳治所)。幼时即学习古典诗文和传统书画。

1946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高中部,开始接受西画训练,预备留学法国。

1948年:保定解放,留学阻断。参加革命工作,于极为艰苦条件下坚持美术学习与研究。

1953年至1972年:考取中央美院,因肺病未果。加倍努力研习传统书画,并兼习现代美术各科,习作颇丰。坚持博览中外典籍名著,以涵养书画。致力社会美术活动,服务当时生产建设。

1973年:于坎坷和磨难中开始国画创作,继承和借鉴徐渭、石涛、八大山人、扬州八怪、吴昌硕、潘天寿等前辈大师画风,艰难探索自身艺术风格。《喜看燕稻上云梯》(四尺立幅,国画工笔重彩)参展。

1974年:《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半身像,四尺立幅,国画人物)参展。

1977年:《阳光雨露》(毛泽东主席视察公社幼儿园,六尺立幅,国画人物)参展。

1977年:《咏梅》(毛泽东主席诗意图,6尺立幅,水墨大写意)参展北京中国美术馆《毛泽东主席逝世周年纪念书画展》。

1979年:《大风竹》(6尺立幅,水墨大写意)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专题画展展出。

1982年:《张子春画展》首展于保定莲池书院,作品50余幅,为梅兰竹菊“四君子”和苍松、玉兰、水仙等,获美术界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当年被调入河北画院,从此致力于美术专业创作。

1983年:《张子春画展》,于北京紫竹院问月楼展出,作品60余幅,除前述水墨写意外,已有指墨作品参展。画风得京师画界一致赞许。

1984年至1985年:东渡日本,于东京、名古屋、热海等地举办画展,作品50余幅。现场艺术交流,作画上百幅,其中指墨作品令日人尤为尊崇。访问圆满成功,载誉而归。

1989年:《张子春画展》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隆重举行,展出写意花鸟、人物、山水国画作品和指墨作品100余幅。在京著名艺术家、文化名人等莅临云集展场,备极赞誉鼓励。海内外媒体相继报道,盛况空前。指墨作品《白梅》为中国国画研究院收藏。

1990年:应天安门管委会之邀,做指墨《戏海》巨屏,为天安门城楼展厅收藏、展出。

1991年:台湾中视采访拍摄《张子春指墨艺术》专题片,播出后在海峡两岸频获赞誉。

1992年:应毛主席纪念堂邀请,做巨幅水墨大写意《咏梅》,由纪念堂收藏、展出。

1993年:河北电视台为张子春先生拍摄制作文艺专题片《天地一指》,在本台和央视多次播出,并在专门面向北美地区播出的中国黄河电视台等海外媒体多次重播,影响深远。

同 年:为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做指墨巨幅《化鹏》,展于中国美术馆。

1994年:应“纪念唐玄奘国际书画大展”邀约,做《大唐三藏法师宣经意向图》,国际巡展后为大慈恩寺藏展。

1995年:应邀为“纪念白求恩大展”做国画巨幅《丹枫铁翮》,展于军博。

2000年:在京参展北京艺博会,会间央视《东方时尚》栏目拍摄专题片《张子春指墨艺术》,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2001年:因病由京返石,仍笔耕不辍。

2007年12月:因病逝世,享年80岁。遗作以千计,滋养社会,享誉画坛。

2019年:《张子春画集》由河北美术出版社精装出版,分笔墨和指墨两卷。著名美术评论家郎绍君先生题写书名,并为画册“笔墨卷”题词“挥笔而气有余兴”,喻有唐代张旭风骨;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先生为画集作序,题为《当代文人画家的精神烛照》,备极赞誉;国家画院原院长刘勃舒先生为其“指墨卷”题词“天地一指”,尊崇有加;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张鹏先生为画册“指墨卷”作序,题为《从心所欲成巨擘》,从绘画史的层面,充分论证了张子春先生指墨艺术的特立风格和历史地位。

2021年:《君子之风:张子春大写意梅兰竹菊专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精装出版,“四君子”按类分为4册,梅兰竹菊每册各精选50幅入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博导,著名美术史论家邵大箴先生为画集题写书名,对该书出版给予了热情支持与襄助。尚辉先生对该书出版极表赞同,欣然以前次出版画集序言《当代文人画家的精神烛照》作为本书代序。美术界与收藏界专家,多认为此书为当代大写意国画在功力、风骨、意境诸方面的翘楚与楷模。

张子春先生一生潜心绘画,无意功利,品行高洁,天赋异禀。其画风继承前人文人画传统,功力深厚。从守法到破法,由形神兼备上升至忘形畅神,达到了心手两忘,“随意写清风”的超逸境界。且与本人独具的笔墨风骨和指墨精艺中,注入了雄强壮美、豪迈灵动、气象万千的理想主义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与生命力,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为中国绘画艺术在现当代进程中,成功融会东西方文化,实现主体性升华的成功范例之一。且画作诗意盎然,诗画同境,相映生辉,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素养,生动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使命感。这一切都会在中国当代绘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张子春先生终身专注丹青,心无旁骛,其作品大多尚未进入市场。据多位艺术市场专家和收藏界达人预测,张子春先生的画风,因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将在近期引起美术界和收藏界的强烈关注,作品市场价格将很快进入一线画家序列,收藏价值空间广阔。

此条目发表在未分类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