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诗歌精品赏析49——诗及赏析:47 烦恼的镜像

(47)烦恼的镜像

1991年夏 苏格兰 邓迪

 

烦恼的镜像

光子在震荡

是镜子里的

一个

在彭斯的故园

却驻留在陶渊明的风景里

震荡

震荡

震荡

不管他怎么唱

“老朋友,为了往昔的时光”

却非要向

苏东坡乘驴的小道走去

 

轰的一声

镜子碎成百片

百个我

翻来转去

五脏六腑都透明

个个都透明

黄河在动脉里翻腾

长江在静脉里奔突

清清楚楚

怎么都清楚

烦恼的镜像

光子在震荡

 

那些纯净的水晶

遍地散落

磷磷闪闪

山顶洞人的碎牙一样

闪射着老庄的灵光

全都反射着

圣玛丽亚大教堂十字架上耶稣的铜像

和我一样

个个一样

个个耶稣

光明一半

黑暗一半

和我一样

烦恼的镜像

光子在震荡

(原载川沙诗选集《拖着影子的人群》)

 

 47)     Troubling Mirror

Dundee, Summer of 1991

 

The troubling mirror

Vibrates with photons passing through

To reflect me

In the mirror

As a single image

In the home of Robert Burns

With Tao Yuanmin’s garden in the background

Trembling

Shaking

Vibrating

Singing

“Auld Lang Sine”

The man turns to walk on the path

Where Su Dong-po rode his donkey

 

With the sound of an explosion

The mirror breaks into pieces

With a hundred of my images

Turning, swirling

Each is transparent

I can see my inner workings

The Yellow River runs through my arteries

Yang-zi River churns in my veins

All are transparent

Clearly displayed

In this troubling mirror

Shaken by photons

 

The pieces of pure crystal

Scatter on the ground

Sparkling like the fragments

Of teeth found in the Upper Cave

With Zhuang-zi’s light

The fragments reflect the copper statue of Jesus Christ

On the cross atop St. Maria Cathedral

Just like my image

In each broken piece

There is Christ

Half in light and

Half in darkness

Like my image

In the troubling mirror

Shaken by the photons

(First published in The Shadowy Crowds)

 

                      [47]在错位与融合中寻找自我

席雅琴 硕士

当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毁灭了人们的理性、信仰、终极目标和价值理论;当信息开始爆炸,一切都被程式化、精密化、电脑化;当高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大规模的机械复制,从此真实和原创作受到极大的挑战,一切都成为类像和虚假时;当“现代”和“后现代”成为时尚名词时,失去个性、风格乃至私人生活不断威胁着我们。原稿、原件不复存在,一切都是类像,整个世界漂浮在表面上,没有了真实感,充斥在假象之中,我们失去了作为独一个体的本源。这正是诗中要表达的一个意思:镜子里的“一个我”因为镜子的破碎而被复制成翻来转去的 “百个我”。这是现代文明的翻腾、奔突,是烦恼的镜像。

镜像是现代精神分析的佼佼者雅克·拉康的一个理论。拉康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试验:他用口红在幼儿的鼻子上做个记号,当幼儿在镜子面前意识到这个红点是在自己的鼻子上而去触摸自己的鼻子时,他会看到一个自己的形象,他能想像自己的形象,他将能辨认客体并正视自己。这说明这个幼儿已经存在主体和镜像之间的区别了。拉康以镜子中的幼儿形象作为比喻,把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级理论改造成为符号性的、想像性的、现实性的主体赖以发展的三阶段理论。在这三阶段中,主体都是分裂的主体,镜像是主体与包括他人在内的客体进行“自恋性”“同化的原型”。主体的分裂产生矛盾的综合运动,是变化成为可能。拉康把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改写成“我思处我不在,我不在处我思”。因此,这些分裂的主体犹如纯净的水晶,遍地散落,磷磷闪闪,反射出个个不同的主体。

在现代文明中,主体因破裂而迷失,人们因失去而寻找自我。在本雅明所谓的“复制时代”,人们无法找到本源,只能将目光和思绪投向往昔,彭斯是纯粹的大地之子,是农业文明率性的歌者。他的诗是“土地文化”的原汁原味的经典的感性的文本。彭斯的诗服从心灵的愿望,均流淌出一股清亮的调子――愉悦。在彭斯的诗里,是美好的感情,使人和大地成为最自然最和谐的关系,对自然的热爱,离不开满怀爱意而又敏感的心;这是土地上的真理。他的语言洁净与情感的纯粹一如大地的品格,提升了生命的尊严与美好。彭斯的诗正应和着文艺的本源,即生命的自然表达。与十八世纪的外国诗人向对的却是中国晋代的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同样是对自然的崇尚;“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同样是对人生深刻的哲学思考。而在彭斯的故园中寻找不到的风景正是陶渊明所倡导的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的思想。总强调“自是一家”的苏轼,同样是历上独一无二的主体。相对于陶元亮的“苦涩的自由”,苏东坡的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显然更高一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恐怕更符合人类本性吧。也正如周政保所说的:“诗的声音之于人类生活,只能是一种信心和期望。诗人的目光可以穿透,甚至超越现实,但最终依然是为了让人更理想,更人性地栖居在被称为地球的这颗星球上。”

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没有信仰的个体是缺失的。个体有了信仰便犹如画龙点睛般成为有灵魂的生命,成为真正唯一的个体。然而基督教在启迪人类心智的同时,也束缚这人们的思维,光明一半,黑暗一半,在个个一样的耶稣的子民中,世俗与高尚、庸俗与智慧在他们的精神中震荡、分裂。

我们在彭斯、陶渊明、苏东坡的错位中寻找,我们在“一个我”和“百个我”的错位中寻找,我们在老庄与耶稣的错位中寻找,我们在光明与黑暗的错位中寻找,总而言之,我们在主体和镜像的错位中寻找。

 

此条目发表在川沙诗歌精品赏析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