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根世代(上集) Rootless Era (2)

                                    序——生命的远行    

                                                             李咏吟

 

作为诗人的川沙,近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长篇小说的创作。他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阳光》、《蓝花旗袍》和《无根世代》,每部作品都在五十万字以上。诗人川沙与小说家川沙,互相激励。他以诗的激情与诗的语言,强力主导他的长篇小说叙述,这使得他的小说永远精力弥满,始终充满叙事与抒情的张力。

川沙是一个极其敬业的诗人小说家,他把自己的全部生命献给了创作事业。四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他始终坚守文学的生命探索。他有着极为牢固并极其自信的生命创作信念。他的创作热诚和献身精神,令人尊敬。当你进入他的生命创作世界中,你会被他的叙述催促着。你无法轻松地面对他的叙述,他总会让你血脉贲张。川沙长篇小说的叙事激情与思想激情,总能深深地吸引我们。

作为华裔加拿大人,他始终思索着现实中国的历史与生命存在问题,并且坚持汉语写作。他仿佛始终活在中国的当下,并没有真正离开过中国。《阳光》和《蓝花旗袍》,以20世纪中国的历史作为记忆与思索的主题,对中国历史生活进行了深度的价值反思,守护着生命的正义与生命的美善。这两部作品,已经奠定了他作为小说家的关键地位,决定了他在世界华语文学界的广泛影响力。

《无根世代》,无疑是他对新时代华文文学主题的重大拓展。移民是世界文学最重要的主题。人类永远充满着移民的冲动,从历史意义上说,移民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移民是梦想的实现,也是生命的远行。

从葛健雄等撰写的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历史,经历了无数次移民潮。战争与贫穷,曾是移民最大的生存动力。1980年代,中国人开始了再次面向外部世界的移民。1990年代,这种移民潮更加不可阻挡。不过,2010年后,移民的浪潮或者移民的冲动,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强烈。

中国社会近二十年的巨大变迁,不仅让国民更容易认识异邦,而且让国民更加认可自己的祖国。富裕的生活与经济的自由,决定了当代中国移民生活具有别样的生存意义。

也许,国民思想深处的苦难记忆,决定了许多人的移民冲动。通过投资移民,通过教育移民,这是真正自由的移民方式。必须承认,中国人不再仅仅为了摆脱贫困和战争而移民。

川沙的长篇小说《无根世代》,就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展开。

遥想当年,“五月花号”载着英国清教徒踏上美洲的土地。这是为了信仰和自由而移民。此前,欧洲人为了财富掠夺而进行的战争与侵略,开辟了广阔的美洲大地,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就开始了。

由于欧洲意义上的移民与东方意义上的移民,本身怀有不同的目的,因此,两种不同价值观支配的移民生活,就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冲突。20世纪的中国移民,踏上美洲的土地,饱受了许多苦难与屈辱。为了逃避贫穷而移民,不可能创造灿烂的移民文化。只有为了自由与信仰的移民,才会具有牢固的生命价值信念。

相对而言,移民不应是对本有文化的背叛,更应是对自己本有文明的自信。只有这样,移民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存意志。单纯经济上的移民,永远是个体的行为,作为群体则必然包含屈辱。

中国移民有自己的文化,虽然他们依然带有自己的文化根性。但是,新一代移民需要文明的创造,需要文明的对话,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与物质生活改善。

川沙的《无根世代》,最大的创作意义就在于,他借移民问题思索了极为重大的生命主题与文明主题。小说主人公郑雅笠与马娜,并不知道为何移民?他们成了生活的放纵者,他们的生活变成了生存的悲剧。

在川沙的小说世界中,权力与财富、官职与奢侈、特权与放浪,构筑了一曲曲生命存在的挽歌。

这是无根的时代!当然,这并不是真正的无根,而是存在者遗忘了根。“有根”,就是有灵魂;有信念,就是“有根”;“无根”,则意味着除了肉身还是肉身!

川沙并没有绝望,但是,他充满了失望。他将移民者的生存悲歌,谱写成了“灰皮书”。我们进入他的长篇小说世界,不仅可以感受诗情与激情,而且可以体验生命的强度与热度。

我们希望,在他的形象沉思中找到移民生活的真正意义!我们承认,这是我们时代无法回避的重大生命主题!

2019年6月20日于浙江大学紫金港

 

李咏吟简介:
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哲学博士 ,先后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大学古典学与早期基督教研究所所长及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要著作:《原初智慧形态:希腊神学的两大话语系统及其历史转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走向比较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诗学解释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创作解释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解释与真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审美与道德的本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文艺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价值论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审美价值体验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形象叙述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文学批评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文艺美学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创作解释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文艺美学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希腊思想的道路》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等。

 

此条目发表在无根世代(上集)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