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夏天,伍芳在一座学生公寓里,第一次见到了秦田。从台北和她一块到伦敦来留学的中学同学白雁,就住在那座学生公寓里。
前天,白雁告诉她,她在暗恋着他们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物理系的一个博士后研究生;因为他们在同一个学生公寓,所以,她就渐渐地开始注意起那个从中国大陆来的气度不凡的男生了。她说:
“他在物理系的镭射研究所做博士后,学校里的人都知道,那个研究所的六层楼的铁灰色房子里的研究课题,很多都和英国一些军事研究如潜水艇、航海、航空、航太导航、镭射武器制导、太空武器、光纤通讯之类有关,研究所有很多钱,所以研究所的博士、博士后的老板出手都很阔掉。谁都知道,军事课题都是拿钱堆出来的,所以他的奖学金和研究经费很充足的。听他讲,他的硕士研究生是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读的,而博士研究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但是,奇怪的是,在伦敦的几份中文报刊,象什么英国版的我们台湾的《世界日报》、香港的《星岛日报》,和当地华人办的什么伦敦的《长城》、《东亚之光》、法国巴黎《世纪末的声音》那几本文学杂志上,都时常看到他写的诗歌、小说和散文,特别是他的那些短小朴素而又隽永的诗歌,象什么《三月的风》、《蓝色的裙子》、《花朵》,他的好多诗歌都成了伦敦城里几所大学里读中文的学生不但喜欢,而且有些还能够背诵的了。甚至连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学生都喜欢他的诗歌,你看,这不是,顺手拿一份《长城》来看,你看这上面的诗歌专栏里刊登的他的诗歌,你看,我来念几首给你听,嗨!又朴实,又隽永,真的,又美又耐读,你听:
三月的风
三月的风
拂扫
窗棂上的灰尘
轻抚苏格兰原野上那些
溶雪下黑色的泥泞
白色的小花
夜晚
月光下
大西洋上
一波一波的手敲响
腰鼓的棰音
于是
二胡的刀锋
就在切开的伤口里
弹拨
古琴上的
断弦
蓝色的裙子
蓝色的裙子
覆盖着
被大海鼓动的女人
欲望的战栗
排山倒海扑过来野狼的饥饿
一浪一浪又一浪的目光
女人的白肉
近处的风
渐渐呻呤
掀起蓝色的裙子
野狼的欲望更深、更远、更广阔、更往昔
蓝色的裙子
哗哗哗地吹向
海的远处
花 朵
释放色泽芬芳的花朵
它在湿润的枝叶上
它在风上
它在风上释放
它在风上静静枯萎
释放光亮的花朵
它在燃烧着炽烈光焰的烛火上
它在黑夜
它在黑夜光彩夺目
它在黑夜渐渐熄灭
释放啁啾的花朵啊
它在春夏秋冬彩艳缤纷的山林飞来飞去
它在温暖的土地上
它在温暖的土地上婉转鸣唱
它在温暖的土地上生生息息静静寂灭长睡在
草叶丛中
怎么样?伍芳,你我两个也写过一些诗歌,无论是在台北,还是到了这儿。当然,我是搞着玩,你可是西洋文学专业博士哦?不得不佩服吧!我觉得他的东西既有法国兰波那帮诗人的东西,又有印度泰戈尔的东西,看来,这个来自中国大陆的男生,还是一个很有些浪漫文学气质的奇才,只是他年龄可能有些偏大,而且,他并不知道我在暗暗喜欢他。”
白雁又说:“一开始,我读他在《东亚之光》上面发表的短篇小说,象什么《野玫瑰咖啡馆》、《在列车上》,我就暗想,这个人一定是学戏剧的,因为,他小说里的对话,还有对话的背景,让人感觉就象一幕幕的话剧,或者是电影里的片段出现在你的眼前……”
“他叫什么名字?”伍芳问道,白雁又接着说:
“看了好几篇他的短篇小说之后,我感到好几本杂志上刊登的新近冒出来的写小说的作者中,他的小说写得最好,不但精彩,主要是读完后让你有很多的余味儿。就是那种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的感觉。完全不是我们台湾的什么三毛和琼瑶那些才子佳人,儿女情长,什么穷家碧玉小女子遇上了富家大男子或是大公司高级白领大经理,基本上是一派殖民地小布尔乔亚痴男怨女情怀,少男少女精神鸦片,或者说是青春梦幻麻醉剂情调。当然,也不是象黄春明那样的乡村题材的东西。他的东西里面,总有些中国文化里深奥的寓言的感觉,有19世纪俄罗斯的契柯夫小说的味道儿。但是,写作手法又完全不同。我说不清楚,要你看了才能够品评。就是说,有小说故事外影射的更多的东西,当然,有些好象哲理又太深了一点……”
“他叫什么名字?”
伍芳又问道。白雁不假思索地答到:
“哦,他叫秦田,他发表作品时的笔名就是他的真名。”
“哦——你说的就是秦田,就是,就,就?……”
伍芳有些惊讶地张大嘴叫了起来……
“是啊!你也看过他的东西?”
白雁得意地问到。
“秦田?秦田?秦田?”
伍芳的嘴巴越张越大,眼睛更是亮亮地盯在了白雁的脑门上,她的眼光好象是把白雁的脑门都看穿了似的,那眼神就像是看见了白雁脑门后面更远处的什么东西……她喃喃地,若有所思地轻声念到:
“哦……搞错了,搞错了,中国人里同名同姓的太多了,你说的这个人写剧本吗?他,他,他不会也写剧本吧?”
伍芳那样轻声地问白雁时,眼里有一丝让人很难觉察到的狡黠的目光一闪即逝。
“噫——你怎么知道?那你算是说对了,他的剧本还在学院里让学生会组织的剧团在排练呢!象什么《梦游的堂。吉柯德》,还有他的短篇小说改编的《在列车上》……”
白雁还在天真而又得意地炫耀着讲话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在听她讲话的伍芳已经更加吃惊的由频频点头变成慢慢地摇头而缄口了……
其实,伍芳早就在伦敦城里的报刊杂志上注意到了这个名字叫秦田的“作家”和“诗人”了。原本,她还以为,这个秦田,一定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专业的作家或剧作家。因为,自己不仅仅看过他的诗歌和小说,更在伦敦戏剧界很有影响力的《伦敦旗帜晚报》的戏剧专栏看过他的戏剧作品。虽然不多,但是,却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伦敦旗帜晚报》前几天在报道英国皇后乐队与好莱坞老牌影星罗伯特·德尼罗在伦敦西区推出的《我们将你震撼》的音乐喜剧。说那是英国最著名的摇滚乐队,和最富人气魅力的好莱坞硬汉联手打造的音乐剧,又说那出剧主要由皇后乐队的畅销金曲组成,观众听了后无不心跳加速等等。同时,就在那天的《伦敦旗帜晚报》上的戏剧专栏里,还辟了一个整版用通栏大标题来介绍’《梦游的堂。吉柯德》——一个来自中国的、艺术潜力巨大的、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物理系镭射武器博士后研究生的业余戏剧家的天才作品!’因为,引起伍芳注意的是,写评论的是德裔英籍戏剧专栏评论家韩德尔,他向来很少会去写文章介绍或赞扬一个年轻的剧作家,更何况一个业余的,再加上,又是来自中国大陆的!韩德尔一般的评论都是要么其人其作品是最经典的,要么就是最前卫的。他评论过的经典作品如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喜剧作家莫里哀、悲剧作家莱辛、高乃伊之类;十八世纪义大利的《一仆二主》、《乡村假日三步曲》的喜剧作家卡罗哥登尼、法国《费加洛婚礼》的剧作家伯马榭、德国歌德《贝里亨的格慈》、《艾格芒》,席勒的《枪匪》、《卡洛斯先生》;十九世纪在宗教和道德观念渐渐淡漠后产生的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作品,诸如什么最典型的挪威易卜生的《布兰德》、《皮尔根特》、《傀儡家庭》,俄国契柯夫的《海鸥》、《凡尼亚叔叔》等等。最前卫的如现在还很时髦地在伦敦皇家宫廷剧院和国家剧院里演出的什么约翰。奥斯本的《怒然回首》、《愤怒青年》,品特的《无人之地》,贝克特的《等待哥多》等等。就是说,韩德尔笔下论说的一般都是些名家和名家的作品。就是歌曲,也是象什么《波西尼亚狂想曲》和《我们是冠军》等经典老歌。
而且,伍芳觉得,韩德尔的戏剧评论都是很有些独到见解的,例如,就是他身处伦敦,对于英国的戏剧泰斗,一旦到了他的评论文章里,也是一抹不忍手地大加挞伐,在他的眼里,莎士比亚在刻意地创造个人风格的同时,实在是十二分地依赖着他的前人和同时代的人,解剖莎士比亚的规律,不难发现他把喜剧硬塞进悲剧里以求新颖,例如那个《哈姆雷特》里的掘墓人;而同样地,他把悲剧也象意大利人揉面团般糅进些什么作料似地揉进了喜剧,以求改进人们的口味,象《第十二夜》里的梅沃里奥、《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克等等,就是说,其实莎士比亚身上也充分地体现了大自然的规律,那就是,伟大和平凡其实是并存的,戏剧史和其他历史都是一个坍塌模糊的历史云云。所以,在伍芳原先看来,这个韩德尔都用文章去赞扬的秦田,就完全不可能是一个什么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而至少都应该是来自有着她认为的良好教育环境的台湾,或者是什么新加坡,再或者是什么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和英、法、德的哪个国家的华人富家子弟的天才少爷之类的神童一类的男孩子。然而现在,现在,现在这个秦田竟然就来自中国大陆,而且,这个来自中国大陆来的神童,却是居然就住在了自己的同窗好友的同一个宿舍里,而且,看来,他还不是一个书呆子迂夫子类型的男子,他可能真还是一个什么英俊的男子汉呢……
白雁还在那里哇啦哇啦自顾自信口开着河的时候,伍芳心里已经是酸甜苦辣咸各种味儿的东西都在波浪翻滚了……然而,性格一向开朗大方的伍芳,常常却能够做到在一些关键的时候喜怒哀乐不行于色。现在,她就在脸上显得毫不在意地听白雁说话。白雁说:
那个大陆的男生无论从形象、气质还是谈吐,都开始让她昼夜不安起来。她说,在他的身上,完全没有香港电影演员张国荣、台湾电影演员秦汉那帮人身上都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一点的甜腻腻的女人味。在他身上,倒是有一种类似日本性格演员高仓健[1]的气质。特别象在《远山的呼唤》的那部片子里,高仓健扮演的男主角身上那种男子汉味儿极浓、带着些忧郁、伤感、野气混合着沉静的气质,然而又让人、也许特别是让女人感到坚强有力、可以信赖和依靠的感觉。
白雁又说,尤其是他高大的身躯、坚毅的嘴角和下巴、一对男子汉味儿十足的英俊的似乎深藏着许多秘密的眼睛,简直让人过目不忘。她每次在校园里的教学楼、花园、或者宿舍楼那些地方稍远的距离上看见他的身影出现时,眼前就会浮现出几部日本电影里高昌健的形象,他走路的样子、看人的样子、抬起头来的脸,他的眼睛、眉毛、眼神,他直直的鼻梁、紧抿的嘴角、坚毅的下巴,他从来不穿披风,但是,在她的眼里,却老把他想象成电影里高仓健穿着黑色的披风快步跑动的样子,就象电影《追捕》里的那副样子……有些时候,他会到学生会的剧团去,他指导他们演出根据他的剧本正在排练的话剧,因为那里面有白人学生的角色,所以,甚至于连一些白人女孩都叫他给迷住了。她已经开始对任何靠近他的女孩感到不安和难受了,但是,秦田本人好象倒是完全浑然不知。
至少,从表面上看来,他跟其他的男生很不一样,那些人成天在外到处交女朋友。他却只是忙于学习、写作,写作、学习……像个苦行僧似的,好象对女人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白雁还告诉伍芬,她想找藉口约他出去,但她感觉他好象知道她的心事。每次看着似乎是有了一个机会,都被他远远地、巧妙地给回避了。她也觉得有些心虚,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和信心。
但是,她看见秦田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除了读书就是读书,除了写作还是写作,对人又是那么和善,因此,她就起了一种爱慕之心。他们在同一个学生公寓里进进出出,门斜对着门,早早晚晚都要见面,又只有他们两个人是中国人,特别是有时两人穿着睡衣在公用客厅里看电视,看完了电视见他站起身来调皮着脸不失礼貌地给她道一声晚安,然后一只手上拿着本书,趿拉着拖鞋,晃悠着他的1公尺83的伟岸的身躯,一蹭一蹭地消失在了她的面前的时候,她就会浮想联翩,夜不能寐了。
白雁说,久而久之,她感到自己竟然就变成了近乎于像单恋似的病态般的心理。
秦田和伍芳的第一次见面,是那年放暑假前、刚考试完毕后一周的周末。而那次见面,又恰恰是在白雁举办的一次派对上。
而且,举办那次派对的目的,本来就是白雁有意让伍芬去帮她看人的,或者说是要让伍芬帮她牵线搭桥的!
之前,白雁虽然没有明白地给伍芬一五一十地授意,是白雁知道,伍芬在这类似的场合里,都是一个特别善于交际和自然而然就具有亲和力的漂亮女人,或者说,她是一个有些类似大众情人之类的女人也不为过,因为,她在很多男人的心目中,都是一个高贵的皇后。
白雁是个有心计又较为安静的女人,她不象伍芳那样相对外向和对人对事更为热烈和热情,白雁想在这样的场合让伍芬自然而然地和秦田搭讪上并熟络了之后,以伍芳对自己的心思的熟知,和她为人的热心和喜欢交际的性情,她料定伍芳断然会主动去向秦田传达自己的心事,并帮自己牵线搭桥的,她知道,伍芳一向来就是那样的一个人物,说她好出风头也好,说她喜欢显示自己支配男人能力也好,总之,凭白雁一向来对伍芬的了解,她认定事情会按照自己的安排那样滑进内心预设的轨道……
然而,白雁毕竟还是涉世不深。她不知道,普通人在通常的路上行走时,一般会按照惯常的走法去走路;然而,当普通人走上了一条不是通常的路时,他(或者她)的走法可能就不是那样了……
也许是一种天缘吧,就在白雁举办的那次派对上,在那个叫Spring house的学生公寓二楼宽大的客厅里,一扇可以依窗眺望外面的景致、把伦敦城东北角芬斯勃广场附近的森林公园里郁郁葱葱的树林景色尽收眼低的大窗户外,那时,恰恰就刮起了一阵越来越大的风儿。那一阵风儿竟然把窗户上挂着的金色金丝绒窗帘都吹得旗子般飘扬了起来。等到那一阵大风过去了,窗帘骤然落了下来时。依在窗口正在热烈地谈话的秦田和伍芬,已被金丝绒窗帘双双地罩在了一起。等到旁边的同学们撩开那巨大的窗廉时,受了惊的伍芳,正尖叫着,又小鸟依人般,紧紧扑在了秦田胸前,双手还死死搂在他脖子上。那情景,倒是让不明内情的其他人,特别是几个金发碧眼的洋同学们迎起一片鼓掌声和喝彩声。
当两个拥抱着的人旋即分开,又满面通红地跑开了时,旁边的另外一个人却像是被人当胸捅了一刀似的疼痛。
那人就是白雁。
还在她看见他们两人渐渐地,不由自主双双聚拢到窗前,又热烈地,长时间谈起来时,她的心就越来越高地提起来悬着了。并且,就还那么一直地提心吊胆地悬着悬了下去……
过上过下,白雁都拿眼睛乜乜斜斜刀锋样剜着窗前的一对人儿。特别是粉红色小礼服套在黑色带暗花薄纱晚礼服上的身影,那个她所熟悉的雍容华贵而又娇巧的身影。怎么现在竟让自己七窍都生起了烟来?她怎么也不理解,怎么也想不通的是,她伍芳怎么会第一次见面就和人家靠得那么近?喊了好多次伍芳伍芳伍芳呀!你这个懒虫你还是快到厨房去帮忙拾掇拾掇晚宴,她都像是耳朵聋了、脚下生了根似地立在窗前纹丝不动。倒是一帮老外同学争先恐后在厨房里干了起来,直气得白雁躲在一旁乱跺脚。
过上过下的人都看出来了,怎么回事儿呀?怎么她把大家邀请来过一个本来大家都应该高高兴兴的派对,她自己的脸倒是一直看上去拉得跟挂面似的那么老长?
当人们鼓起掌来的时候,本来就心里面气鼓鼓的她,在一片掌声、口哨声、喝彩声中莫名其妙地从厨房里冲出来的时候,可怜的人儿,她正好看见双双拥抱在一堆的一白一粉红的两个人,就像剧院里开场时揭了幕似地,被人从金丝绒窗帘里拽了出来!
那个魔术般的场面,简直令到她几乎快要昏厥过去倒在地上般地逃离开了那儿……
注:
[1]高仓健,日本著名性格男演员,由他主演的日本电影《追捕》、《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车站》、《海峡》、《夜叉》等电影。其中的《远山的呼唤》系一部动人的日本爱情片,原作者:三浦绫子;导演:山田洋次;主要演员:高仓健、倍赏千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