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到巴京,史藏介夫妇和金通远两口子基本上都在一个地方工作和生活。进城后,两家的小孩们又在一个小学念书,双方自然就有一些往来。史藏介是文人,又是下级,虽然说不是金通远管辖范围内的直接下级,但小孩子之间再怎么亲近,大人之间还是有些距离。后来是文革,再是金通远自杀,再又是女儿史雅琴在上海戏剧学院念书期间和金通远在军队服役的大儿子金功保持着恋爱关系直到现在。金焱从巴京到蜀京念大学,周末时常到他们家来找儿子史雅克玩耍。从巴蜀大学到他们家,步行十来分钟,骑自行车不到5分钟,这么近的距离,金焱也就经常过来。这两家人的关系,在金通远去世以后,无形中开始走近了。
金焱的样子长得象他父亲。在史藏介夫妇眼里,金焱就时常让他们回忆起当年在延安时期的那位年轻的警卫员金通远,那位时常到他们执教的鲁迅艺术学院来参加舞会时,受到女孩子们青睐的白马王子……
史藏介当年在法国巴黎学过一段时间版画,后来在延安,还搞过个人版画展览。金通远虽然已经去世多年,在他家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幅当年在延安时,史藏介给刘伯承和彭云涛刻的版画。画面上,两个穿军服打绑腿的将军肩并肩站在一块,一个是独眼,一个是独臂,背景是窑洞前面的花窗,门框上面还挂着丰收的玉米和南瓜……
红军时期,金通远是独臂将军彭云涛的警卫员。彭云涛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刘伯承同期考入巴京陆军将弁学堂,后参加红军直到任师长。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四川西北懋功地区会师后,彭云涛随朱德、刘伯承所在的红一方面军编入张国涛任军长的红军左路军,当张国涛宣布成立第二中央开除毛、周、张博党籍,并通缉叶剑英、杨尚昆时,彭云涛是刘伯承密谋绑架和刺杀张国涛行动组组长。彭云涛是独臂将军,刘伯承是独眼将军,两人既是同学,又是战友,走在一块儿的时候,特别是当两人同时出现在部队列队的场面和会场上时,对于军人而言,那显然是一道耐人寻味的铁血将军的壮丽景观。后来,独臂将军彭云涛在胡宗南围剿延安时,被俯冲扫射的飞机上射出的子弹击中。临终,他当了刘伯承的面,将自己的女儿彭水岚托付给自己的贴身警卫员金通远。后来,又是在刘伯承一帮子老帅的关怀下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但是,几乎就在结婚的同时,就传出说男方似乎已经有了对象,又嫌自己老上级的女儿相貌不佳,但屈服于领导的关怀,不得不依从等等。再后来进军西南来到巴京这个花花世界的大城市,金通远又闹出若干风流韵事。还发生接二连三的女兵为他自杀未遂、家里的保姆莫名其妙地自杀身亡,最后是他自己也自杀等等离奇古怪朴溯迷离的传说……
其中一个传说就是金通远家的老二金焱,是他和一个神秘的漂亮女人的私生子。
为什么说是一个漂亮女人,那是因为金焱看上去长得好看,才有此推论。而其所以神秘,因为,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说出那个众说纷纭的漂亮的女人究竟是谁。因此,才只是一个推论。
实际上,和任何人见了金通远和彭水岚,都会看出两人明显不般配一样,史藏介也是这样认为。在他的艺术家眼里,金通远长得高大伟岸又英俊潇洒。一张长方型的脸上,两道剑眉下是一对目光锐利的龙眼,高高的鼻梁、紧抿的嘴角、宽阔的下巴,线条分明的面部无论从正面还是侧面看上去,都有些象博物馆里保存的青铜雕象。
真所谓是:眉如远山、目似朗星、俊美刚毅、气宇轩昂、英气逼人,骁勇善战,刚直不阿,风流倜傥,命犯桃花。
长年的戎马生涯、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在气质,使他看上去都称得上是一个勇毅又儒雅的美男子将军。
而彭水岚呢,虽不说长得漂亮,但至少五官还是长得端正,不知道是她形象本身的原因,还是她主观上腼腆或者说是不太愿意和人交往,使他看上去显得有些平常和貌不起眼。当然,一般说来,她的一张瓜子脸、端正的五官,不算太矮的中等个头,线条还算柔和苗条的有些韵味的身段,打扮得合适,她看上去也还大方得体有几分女人味。特别是穿上解放军军装,和刚进城后脱下军装换上的列宁服,也还有几分娘子军的威仪和地方女干部的风姿。在军队首长的夫人中间,要不是恰恰金通远是个美男子,她的形象也应该还算是过得去,甚至和有些老干部的夫人比较起来,她还应该很强。但是,到了后来,一些干部又开始搞起从延安就开始的从中央到地方干部都参加的集体舞晚会时,比起城里的姑娘,她像在延安时期就不敢去比试那些鲁迅艺术学院的大城市里来的女学生们一样,她不喜欢去参加那些舞会。究其原因,也许,一来是她的外形和相貌让她不自信,更主要的,恐怕还是她内心里农村姑娘的自卑,她很难穿上那些五颜六色各式各样漂亮的裙子上场(实际上,有些城市女大学生并不比她长得好看,但是她们文化程度高,会穿着打扮,气质上就显得高出一头。),更不要说去和那些打扮时髦的“妖精”(她和另外几个女同类背后就这样说。)比试比试怎样让男人用胸杵着奶子手搂屁股着打转。
一眼望去,她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巴蜀山地农村姑娘。满头乌黑粗浓的黑头发,瓜子脸上的一对杏眼也还算好看,但两道浓眉虬结的卧蚕眉、高颧骨、厚嘴唇、粗大的骨关节、骨节嶙峋的手指头、厚实的山民的脚掌,目光里随时流露出的一股本色、淳朴、厚道、善良但又倔强、执拗、粗野、狭隘的,反差极其强烈的目光,却让她的面部看上去有好几根线条显得太过倔硬。
在史藏介版画雕刻刀般的目光里,那几根倔硬的线条所表达的外貌特征,会让他联想到德国版画家凯绥·柯勒惠支《农民战争》中的某几幅作品里的人物,还有就是齐白石的一幅署名为《贵州四川的干人儿》的国画人物画,线条单薄坚硬苦楚,背景的大山地老天荒……
如果这容貌是一个男人,例如彭水岚的父亲彭云涛,那无疑是一个铁血将军的形象(中国历史上的战争证明,巴蜀的“川军”,湖南的“湘军”,在历史上都以骁勇善战著称。)。再例如面部线条象石块的二战中的美国巴顿将军,莎士比亚悲剧里的黑皮肤摩尔人奥赛罗将军,猛狮般面孔的英国首相邱吉尔,甚至沉默寡言貌如野牛般的朱德总司令,形若猛虎双刀闹革命的贺龙,状如夯石般的出生于少林寺和尚的许世友将军等等。何谓将军,何谓铁血,那至少有马革裹尸征战沙场杀人如麻的一面,因为将军是军人,而且是军人里的军人,是指挥千军万马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的人物。
当然,这里不是说彭水岚脸上的线条象个猛男人那样又粗且硬,因为,在史藏介那样一个学养极深的版画艺术家刁钻细腻的眼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在她的如花似玉水般柔媚的脸上,一些硬直的线条,哪怕是其中细微短促的一小条,它,或许长在前额上,或许长在颧骨上,或许长在鼻翼的一侧,或者在下巴,再或者在腮帮、嘴角、眼角,眼袋的弧线、人中等位置——哪怕是那么一两根细微短促的线条稍微硬了一点,一个女人的面容就将彻底走形大异其趣……
十分不幸的是,在彭水岚的面部,恰恰就有那么两三跟线条稍微硬了一些,所以史藏介觉得,这样的线条长在一个女人的脸上,就显得有些太“革命”和缺乏“女人味”了。
这样的看法,在当时的革命环境里,史藏介只能在心里这样想。整个社会风气就是要工人农民当家作主人,穿着打扮就是要越傻大黑粗越好,越是工人农民越革命,越不资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