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蓝花旗袍》正文14——第二卷 省城 第六章 彭水岚

话又说回来,在史藏介的艺术家的眼里,农村姑娘彭水岚和她的父亲彭云涛将军,以及很多农民出身的红军将士一样,他们的面部特征,就象他所熟悉的德国版画家和雕塑家凯绥·柯勒惠支(Kathe Kollwitz,1867-1945)作品《农民战争》【1】里那些人物面部一样,线条都显得粗犷硬直,黑白分明,缺少表达柔和细腻情感的绵密细线条或黑白之间过度的灰色或软色。

凯绥·柯勒惠支的作品是表现主义加现实主义,但是,在现实主义方面,作为版画家,她不同于麦绥莱勒、勃朗群,在表现主义方面,她又相异于的先驱画家蒙克和恩索,在绘画风格方面,她更无暇去研究和沾染当时很时髦和有影响力的野兽派版画家马蒂斯、鲁奥,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以及其他诸如达达派、形而上画派和超现实主义画家。她主要致力于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和前后,处于战争和动荡中苦难的人类。她一生几乎都是在贫民窟中度过,她深切地同情那些在贫苦中挣扎的工人和农民,尤其是他们之中的妇女。

在珂勒惠支的作品中,生命是战场,充满了悲伤、恐惧、焦虑、孤独和绝望, 充满饥饿、疾病、悲伤和死亡等等绝望和悲哀的情绪。史藏介出身大地主家庭,又是在法国巴黎深造,一开始,他并不喜欢珂勒惠支作品的风格,他回避现实,在战争风云激荡的年代,他害怕流血和苦难,喜欢躲在书斋里研究超现实的艺术。但是,后来在延安的艰苦岁月,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尤其日本军队侵略中国,国将不国,还有什么个人的书斋可言,在那样的情况下,他开始理解和逐渐喜欢起珂勒惠支的艺术风格来。并在鲁迅艺术学校按照凯绥·柯勒惠支的版画风格开了一个版画学习班,培养出来的学员中间,很多在部队宣传上起到了很大的鼓动作用,还有几个学员后来在共和国的美术教育事业中发挥了很大的版画艺术专长。

在今天处于和平时期的人们眼里,从当年留下来的黑白相片和电影记录片里,去观看20世纪30到40年代中国共产党当年那些人物的外貌特征,无论是彭水岚、她的那个在红军队伍中享有赫赫战功和威名的独臂将军的父亲彭云涛,还是和彭云涛共同战斗的所有红军、以及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极其军人和行政人员,无疑,都可以从珂勒惠支作品中那些人物身上找到感觉,看见其中两者相同的情感基调在身体和面部特征上的投射或表现。凯绥·柯勒惠支作品中人物的情绪和表情,正表现出那个时期和世界人民一样的中国人民,特别是处于底层人民的现状。他们大都是生活在苦难中的农民,和底层的城市产业工人和平民等,一方面,他们要在苦难中求生;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担负起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反抗活动,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处于战争的生死疲劳中。因此,当鲁迅看见了凯绥·柯勒惠支的作品后,便将她的作品介绍到中国。

金通远和彭水岚不和的事情,实际上是大家公开的秘密。无论在延安还是部队进城以后,一开始,金通远还时常带彭水岚去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大都是逢年过节或者是部队打胜仗后的庆祝活动。什么跳舞啊,唱歌啊,打腰鼓,拔河做游戏啊什么的,但是,看见金通远受到很多女同志喜欢时,她就一次次感到难堪、难受,感觉受到侮辱!其实,很多情况下,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大家只是一般在场面上的来往,英雄爱美女,美女爱英雄,人之常情。实际上,在当时,比较起红军中更多勇敢的人物来说,论战功,论在红军中的职务,金通远并不是什么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但是,他确实长得帅气和英俊,而且,其中还带着几分儒雅。以他的出身,他还受过一些教育。在延安而言,他算是有些文化的人物。这样的状况,使他自然而然就比较容易和那些大城市里来的女学生们融洽相处,因此,他在那些漂亮的女学生中间,很快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物。

无论是在延安还是部队进城以后,文娱活动(进城以后更多的是社会和社交活动)不可能停止下来,一来是共产党在中国越来越开始全面地走上政治舞台,二来是金通远的职务也越来越高,因此,他参与这些活动的场面也就更加频繁起来,于是,让彭水岚尴尬(很多情况下是她自己认为尴尬。)的场面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这样的情况最后是闹得金通远好多次是为了叫彭水岚和他一道去参加活动而吵架。没有多少文化、但又持仗自己有人撑腰的彭水岚,当他们发生争执的时候,嘴里自然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来。“妖精”和很多古怪的说法就是那些时候产生的……

农村姑娘彭水岚自觉相貌平凡,身材又不好看,认为自己很难和裙子旗袍之类的女人的漂亮服饰能够合适地搭配和扯上什么关系。很大的程度而言,造成她这样看待自己的原因,是她没有什么文化,要不是在延安时期她父亲彭云涛将军带领她到鲁迅艺术学校去识些字,她连进城后那样的小学三年纪的水平都没有。

她觉得自己不会说话,又不像那些鲁迅艺术学院里的“妖精”那样会打扮,就时常躲开一些舞会和与人聚会的活动,但是,她的内心又不服气,甚至对那些“妖精”们一肚子怨气,这种怨气到后来就变成了针对那些和她的美男子丈夫金通远靠近的女人。当她后来权利更大的时候,这似乎变成了她的一个古怪的脾气,那就是,见不得别的女人打扮得好看,由此而闹出了很多的笑话。

彭水岚出身在巴蜀省泸州纳溪。巴京在巴蜀省东面,是长江嘉陵江两江汇合处的山城,长江上游最大的都市。泸州在距离巴京大约200公里的西南面,纳溪是泸州南面差不多50公里的一个小城镇。 彭水岚的父母都是从巴京城南面的巴县山区迁往泸州纳溪的,她的父母,都是典型的巴东山区人性格。众所周知,巴京人就象中国东北人,或者意大利西西里岛人,拿破仑家乡科西嘉人,或者是东斯拉夫的哥萨克人一样,以民风强悍著称。其特点就是固执、任性和无拘无束的脾气,莫名其妙的野性,直白直露的凶狠残忍,不假思索地把情感立刻付诸为行动的野蛮冲动。所以,历史上才有法国的拿破仑,才有意大利的黑手党,才有萧洛赫夫《静静的顿河》里那些关于餐风饮露剽悍的哥萨克骑兵的描写,也才有即便是当年的成吉思汗挥戈匈牙利,却兵败巴京城外巴东钓鱼城,由此形成今天的历史。

                                    

注:
【1】《农民战争》分为七幅:《犁地》、《强暴》、《磨尖镰刀》、《组织军队》、《爆发》、《战斗之后》、《囚徒》。 农民在忍无可忍中爆发,也在无可奈何中遭到镇压。《战斗之后》(After the Battle)描写了恶斗后横尸遍野,一切寂静,只有孤零零的母亲伸出一只绝望的手,触摸儿子苍白的头,浓雾笼罩,挥之不去的愁绪是死亡。
此条目发表在出版物, 蓝花旗袍(上集)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