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诗歌精品赏析34——诗及赏析:32 忘 情

(32)忘 情

你这喷薄欲出的骄阳

本来我只想

–静静观望

不料你那灼人的金丝

竟把我

–点燃

 

你这绵亘的天山

本来我只想

–步步攀登

不料你那叠嶂层峦

竟使我

–迷途

 

你这广袤的大漠

本来我只想

–默默跋涉

不料你那滚滚而来的黄沙

竟要我

–埋土塞北

 

你这浩瀚的大海

本来我只想

–荡荡小舟

不料你那汹涌澎湃的狂涛

竟要我出海

–远航

 

你这举杯的琼酒

本来我只想

–舔舔地尝

不料你那扑鼻的醇香

竟让我

–醉倒

 

你这恬默的女人啊!

本来

本来我只想

–轻轻撩拨你的心弦

不料你那绝伦的美艳

竟让我坠入

——爱河

 

Unaware

Oh, the rising sun through the clouds!

I was thinking of

Watching you in silence,

Unaware that your burning light

Would set me

On fire.

 

Oh, the endless peaks of Mt. Sky!

I was thinking of

Climbing up at my own pace,

Unaware that your layered mountains

Would lead me

No where.

 

Oh, the endless stretch of the desert!

I was thinking of

Taking a lonely walk through,

Unaware that the rolling yellow sand

Would bury me

At the north side of the Fort.

 

Oh, the immense body of the blue sea!

I was thinking of

Rowing a boat,

Unaware that your roaring, charging waves

Would force me to drift

Far away.

 

Oh, the golden cup full of wine!

I was thinking of

Tasting it

Unaware that the piercing sweet aroma

Would make me

Intoxicated.

 

Oh, quiet and charming lady!

I was thinking,

Just thinking, of

Gently playing the strings of your heart,

Unaware that your unparalleled beauty

Would make me fall into

The river of love!



          [32]写纯洁的诗,做忘情的人

范 昀

较之川沙近年来现代性十足的诗作,他八十年代的创作显得很传统。如果九十年代后,川沙的诗歌从本雅明的意义中称得上“震惊”的话,那么他在八十年代写作则显得“韵味”十足。《忘情》就是一个典型,再让人熟悉不过的意象,再让人熟悉不过的节奏,再让人熟悉不过的内容,却依旧能达到催人遐思、令人感动的效果。

《忘情》一诗由整齐的六小节组成。全诗围绕“骄阳”、“天山”、“大漠”、“大海”、“琼酒”和“女人”等意象做文章,意境相当开阔。每小节都在探讨“我”与以上诸事物的关系。全诗节奏舒缓,意味隽永。而此诗的本色与单纯,更一望即知。

有人说这是一首情诗,因为他在诗歌的尾声处品尝到爱情的滋味;也有人说这是一首哲理诗,因为他在诗歌舒缓的旋律中见证到生命的无常;有人因此会为爱情而感动,也有人因此会因生命而震撼。这就是诗。它从不提供唯一的答案,相反,它制造可能性。这是它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通过向每个焕发的生命开放的过程,它正创造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看待世界的新视角。

为了看那“喷薄的骄阳”,我“忘情”,为了登那“绵亘的天山”,我“忘情”,“忘情”是什么?为了跋涉那“广袤的沙漠”,我“忘情”,为了荡那“浩瀚的大海”,我更是“忘情”,什么是“忘情”?为了尝那“举杯的琼酒”,我依然“忘情”,为了撩拨那“女人的心弦”,我又怎能不“忘情”?在“忘情”之中,我几乎失去了自我,因为我在阳光的照耀下“燃烧”,在层峦叠嶂中“迷途”,在“滚滚的黄沙”中“埋土塞北”,在“汹涌的大海”中“远航”,在“琼酒的醇香”中“醉倒”,在“香艳的女人”前“坠入爱河”。这究竟是王国维“有我之境”向“物我之境”的转换,还是哲学上“主客二分”向“物我融一”的变迁?“忘情”不就是“忘我”吗?

也许就连作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这首诗的价值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颂歌,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更广阔、更丰富、更深远的宇宙生命意识。“忘情”就是“忘我”,“忘我”即是超越“小我”,拥抱“大我”,拥抱生命。“爱情”是“忘情”的浓缩,“忘情”则是“爱情”的放大。只有在“忘我”的情境中,你才发现世界的一草一木,与我如此密不可分,人世的爱恨情愁,与我如此息息相关。唯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会理解了毛姆的那句话:“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人会消亡,而是他们会终止相爱。”只有在忘情中,人才能学会陶醉,学会创造,学会投入;也只有在忘我中,人才会变得真诚、单纯和本色。

俄国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曾言:纯洁产生诗。罗曼·罗兰也表达过类似的意见:单纯是所有艺术创作中美的根本基础。很显然,这个世界上配的上“单纯”二字的,唯有儿童与诗人,而从心灵角度看,诗人就是儿童。然而一个时代终究过去了,金色的童年已成追忆,诗意的岁月终成幻想。在这样一个技术控制的物欲时代,许多诗歌或为政治献媚,或为商业牟利,已然失去了“诚”字当先的宝贵品格。因此,谎言漫天、诚信尽失之处,偶然遇到一些单纯、真挚的事物,才多少感到了一丝欣慰。生命所到之地,也是希望绽放之处。

用心灵去思考,用生命去写作。唯凭这些,川沙才有成功。他以自己的单纯创造出了美丽的《忘情》,也终凭自己的“忘情”抵达了纯洁的彼岸。

 

此条目发表在川沙诗歌精品赏析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