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总统还是黑人总统,粗看美国总统预选

原载加拿大《北美生活报》2008 1 24特约评论 北川(川沙)

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
总统选举的程序与过程极为错综复杂,包括预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总
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选举人”成立选举人团正式选
举总统和当选总统就职典礼等几个阶段。
预选是4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的第一阶段,被视为美国大选的前奏。
预选通常在大选年的2月份开始进行,6月份结束。在这一阶段,民主、
共和两党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在各州进行预选,也是在民主、共和这两个大党内
部,为各自党的总统候选人的提名作准备的阶段。接着是两党在7、8月举行
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各州代表投票,选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然后通过由总
统候选人提名的副总统候选人,并制定正式的竞选纲领
这次,美国大选的投票1月2日已经结束,但由于对拥有20张选举人票的俄
亥俄州投票预测结果存在争议,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
里目前均未获得当选总统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大选结果尚不明朗。在美国
实行总统选举200多年的历史中,绝大部分选举能够顺利选出总统,但也存在
一些戏剧性场面。
1800年,民主共和党的托马斯·杰斐逊和阿龙·伯尔作为候选人参加总
统选举。按照当时的规定,选举人团成员在投票时每人投两张,然后根据两位
候选人的得票情况确定总统和副总统人选。但这次选举出现了两位候选人所得
票数相同而无法决出正副总统的局面。最后,众议院投票选出杰斐逊为总统,
伯尔为副总统。此后,美国国会对宪法第十二条进行了修改,明确规定选举人
团投票时,一票投给总统,另一票投给副总统。
1824年,安德鲁·杰克逊在普选中的得票率略微领先于约翰·昆西·亚当
斯。但在选举人投票中,他们都未能获得选举人的多数票。最后,由众议院投
票,选出亚当斯为美国第六任总统。
1836年,民主共和党候选人马丁·范布伦既赢得普选,也赢得了选举人
团的多数票。但是他的竞选伙伴理查德·M·约翰逊却未能获得多数支持。最后,
在参议院的投票表决中,约翰逊才以多数票当选为副总统。
1872年,自由共和党候选人霍勒斯·格里利与在任总统尤利塞斯·格兰
特争夺总统宝座。普选中获得40%支持率的格里利意外地在选举人团投票前去
世,因此选举人将本该投给格里利的票分散投给了其他候选人。格兰特最后以
绝对多数票连任。
1876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塞缪尔·蒂尔顿得到的普选票超过共和党
总统候选人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近25万张。在两人所获选举人票接近的情况
下,共和党对20张选举人票提出质疑。当时,蒂尔顿只需得到这20张选举人票
中的1张即可获胜,而海斯则需获得所有20张票才能胜出。之后,两党商议决
定,设立一个由7名民主党人、7名共和党人和1名无党派人士组成的15人委员
会,研究并公正地决定每张票的归属。但由于原应参加委员会的无党派人士被
选为参议员后从委员会辞职,其空缺则由控制参议院的共和党人填补。这样,
在委员会每次投票决定选票归属时,结果都是8比7。最后,这20张选举人票全
部归海斯所有。
1888年,总统选举再次出现了普选获胜者未能登上总统宝座的情况。
民主党在任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虽以微弱优势赢得普选,但共和党候选人本杰
明·哈里森却因得到多数选举人票而当选总统。
2000年的美国大选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大选。虽然民主党候选人
阿尔·戈尔在普选中领先,但是计票结果却显示共和党人乔治·沃克·布什以微弱
优势获得了选举人票的多数。民主党对佛罗里达州的计票工作提出质疑,要求
对有争议的选票重新计数。最后,美国最高法院以5票对4票作出终审,判定布
什赢得佛州选举,从而也赢得了大选。
共和党的布什总统现已是第二任期,不能再竞选连任,因此共和党前途并
不乐观。布什主政以来,问题太多,出兵伊拉克不知何时能有结局。连年用
兵,财政赤字导致经济江河日下,百姓对布什的支持率可说跌到谷底,电视里
也不时拿布什来开玩笑。
此次总统大选特色在于,民主党内的两位杰出竞选人,一位是做了八年第
一夫人的前任总统克林顿夫人希拉里。一位是来自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四十六
岁的黑人奥巴马参议员。一位女人,一位黑人,无论哪一个胜出,在美国总统
选举的历史上,都将是一个创举。因为,在美国,将出现第一位女总统或第一
位黑人总统。
“入主白宫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现在把持华盛顿的政客赶出去。”民主党
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以改革的姿态一登场便博得满堂喝彩。
奥巴马一出马就得到了许多人的回应,东岸的华尔街投资人,西岸的好
莱坞明星都纷纷捐款。美国年轻人热心拥护,显示出奥巴马的改革理念有众多
的认同者。这种认同感在选民中的确有一定基础。奥巴马的获胜,向政坛、向
美国乃至向全世界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人心思变,改革将成为美国未来的主
流意识。而在过去8年主导政坛主流意识的国家安全议题将退居其次。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一篇经济分析师的文章指出,奥巴马以政坛新
人出马角逐民主党的总统提名,一开始就摆出改革的姿态。他向选民表示,美
国问题重重,必须改革才有出路。
奥巴马年轻有为,但弱点是从政经验不足,在内政、外交上均为新手。
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迪恩指出,艾奥瓦州初选结果表明,“美国人民在接
受共和党7年领导后人心思变”。
热门候选人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州获胜后,信心十足地向新闻界透露了
改革的设想。她直言不讳地表示对布什总统的经济理念感到失望,并警告说美
国正在迈向经济衰退。“我将做一切能做的事情来刺激经济发展。”
显然,美国选民有求变的心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种求变的心理也
存在着很多疑虑和矛盾。
有些调查数据流露出美国人的矛盾心态。比如说,早在2006年年初,美
国《新闻周刊》就做了一项调查,86%的受调查者表示“愿意投票给合格的女性
总统候选人”,93%的受调查者表示“愿意投票给合格的非洲裔美国人”。这个比
例可以说相当高,全无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色彩,
可下一个性质相同的问题却遭遇截然不同的答复:当被问及“你认为
美国是否已做好迎接女性当总统的准备”时,只有55%的人回答“是”;当被问
及“你认为美国是否已做好迎接非洲裔美国人当总统的准备”时,只有56%的人
回答“是”。这两个问题所反映的心态是:我可以接受,但我不太相信别人会接
受。
其实,不到最后的投票,说什么也是空谈。
作为女性候选人,希拉里如当选将成为美国首位女总统,不过,这并
不意味着女性选民对她的支持率高于男性。在初选第一站艾奥瓦州,她名列第
三,但在第二站新罕布什尔州,她名列第一,据调查该州50%的女性选民投了
她的票。美国媒体分析认为,第一站输掉后,希拉里不再高高在上,不再是女
强人,而成了一位试图“突破最高、最坚硬的玻璃天花板”的坚强美国女性,许
多女性不愿看到她失败,于是转而支持她。
相比而言,奥巴马面临更大的压力。反对奥巴马当总统的一位黑人妇女
说:“他还是退出吧,我不想看到他被刺杀。”此言未落,便传出有人要刺杀奥
巴马的消息。一份最新曝光的FBI绝密文件惊爆密闻——极端种族分子竟密谋在
奥巴马举行大选集会期间将他暗杀。为了防患未然,一向只负责保护总统的白
宫“密勤局”破例安排12名资深特工,时刻守护在奥巴马周围。看来,要创造历
史,美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奥巴马的“变革”招牌是否能在接下来的20多个州初选中所向披
靡,也是一个未知数。有分析人士指出,从美国大选历史看,变革论者往往无
法获得最后的胜利,因为拥护变革的年轻选民本身就是最善变的群体。美国媒
体认为,一开始就被希拉里和奥巴马压得喘不过气的爱德华兹,恐怕只能期待
奇迹发生了。

此条目发表在文论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